日前,一位富有责任心的车主在高速公路上停车,将道路中间一块硕大的轮胎皮捡走的举动,得到交警点名表扬,监控视频加上交警电话录音的短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,赢得网友们交口称赞。
但也有不少网友指出,视频中车主在做好事的同时,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。比如停车没有靠边,而是斜跨在行车道与应急车道中间的白线上;车辆的双闪灯也始终没有亮起;他也没有将捡起的轮胎皮送出最右侧护栏外,或道路边上,而是搁在应急车道的中间。可以说,那一刻,这位车主确实搬走了一颗“地雷”,却又亲手埋下一颗新的“地雷”。有人可能为车主喊冤,但他的举动无论对其本人,还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其他车辆,确实都是一个新的隐患。高速路上,任何静止或半静止的物体都是隐形杀手。一块轮胎皮在高速撞击下会像炮弹一样击穿挡风玻璃,而一辆突然横在车道里的车,更可能成为连环追尾的起点。根据我国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》第八十二条规定,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,不得有“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”行为。而媒体在宣传交通安全时也一再提醒,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不得不停车时,也应打开双闪灯,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,在后方150米外设置三角警告牌,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护栏外安全地带,立即报警。这些条文不是冷冰冰的教条,而是用血写成的操作手册。回头来看,视频中的车主,真让人为他和后车捏了一把汗。也许有人说,情急之下哪顾得上这么多?可恰恰是高速路,才容不下“情急”。高速行驶的车流,留给后车的反应距离只有短短几秒,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都可能被无限放大。一名网友在评论里说,有一次他在高速看见超车道有个大轮胎,都不敢停车清理,就怕违规被处罚,最后给打电话给警方报了位置,让交警前来处理。必须要说,这名驾驶员的做法看似缺乏“英雄气概”,却恰恰是最稳妥的方案,在监控密布、巡逻密集的高速公路上,交警接警后通常在10分钟内就能到场。相较之下,个人贸然下车,不仅把自己置于险境,也可能把后车司机拖进灾难。这名好心车主的勇气值得尊敬,但操作必须纠偏。规则不是束缚善意的枷锁,而是让善意安全落地的跑道。下一次,如果有车主再度路遇遗洒物,也请先在大脑中按下那个强制执行的按钮:先报警。如果真要亲自动手,也请确保人车安全:开双闪、靠边停、人撤离、即报警。这起事件中,更值得警惕的是传播端的“美颜滤镜”。视频中,交警的表扬电话音频中没有指出车主操作的不当——如果确为交警原话,没有被断章取义,那其专业性就应该被质疑。而视频标题里也只有“果断清障”“交警表扬”,却看不到指出车主“占道停车”“未开双闪”的字样,也欠考虑。这类视频很容易被海量转发,传播时更应注意正确引导,把瑕疵掰开揉碎讲清,比如在视频下方加挂交警提示弹窗,或置顶“高速遇障碍物正确处置流程”图解,让善意长出专业的翅膀,让每一次点赞都变成一次普法课。只顾情感的传播行为会误导公众,以为“只要出发点是好的,程序可以打折”,造成相反的宣教效果。
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